我国对于学习障碍的研究刚刚起步。目前,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仍然不了解学习障碍的概念,认为学习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不良,或者是品行出了问题,或者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问题,只要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就一定能提高学习成绩。
学校没有对这些孩子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没能发现他们的某些跟学习有关的认知能力存在缺损,而是把问题简单化为思想教育跟不上,因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西方国家对学习障碍的研究历程,应当引起我们对学习障碍问题的重视,尽快开始有关学习障碍研究成果的积累。
我国以北京为首的大城市,经由台湾学者介绍,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入感觉统合训练法,医院和社会机构开始建立感觉统合失调训练室。在北京,感觉统合最盛行时曾出现过十几家训练室。最初引入感觉统合训练的是医生,但随后很快开始了商业化,变成挣钱的手段。由于这种引进不是建立在对感觉统合的效果和原理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训练效果大打折扣。不久这个风潮就衰退了。感觉统合是20世纪60年代学习障碍的神经心理过程理论的一个研究分支,认知心理学兴起后,它已经不是学习障碍研究的主流。显然,引入这种训练需要格外慎重,应当对其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深入的研究。
目前,国内的学习障碍训练也已经有所开展,其中北京翔平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培训学校一直开展有关学习障碍的研究,并创立了一家专业网站。该校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技术从阅读过程、视知觉能力、听觉工作记忆、阅读广度、心算工作记忆和连续性加工方面综合诊断与干预学习障碍儿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该学校专家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一起,承担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阅读障碍的形音联结研究”及教育部支持的十五教育规划项目——学习障碍的认知机制、诊断与矫正研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目前我国学习障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政府缺少相关特殊教育法规。各级教育部门规定的特殊教育服务项目中,缺少有关学习障碍的内容。我们的特殊教育服务只涵盖聋、盲、弱智等严重残疾的群体,教育理念中缺少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权的意识。政府应重视特殊儿童的学习和适应问题,加大投入。
(2)家长缺乏有关学习障碍的知识。许多家长和教师都把学习障碍与学习不努力等同起来。他们不认可学习障碍的说法,对学习障碍进行经验化的解释,认为孩子学习成绩落后仅仅是因为不用功。因此,应大力宣传和普及有关学习障碍的科学知识。
(3)研究成果不系统,研究人才奇缺。目前,只有北京师范大学的舒华教授、彭聃龄教授和刘翔平教授研究儿童阅读障碍,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王玉凤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刘翔平教授研究儿童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据统计,我国专门研究学习障碍的专家学者不足10人,专门指导学习障碍儿童的特殊教师基本没有。而美国研究学习障碍的学者教授近2000人。
也正是因为这种空缺,使我们相信,学习障碍研究在我国是一个极有发展前景和应用前景的领域。
我国学习障碍研究的现状
来源:责编:极光网管理员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回答您!- 相关文章
- 热点文章
- 视力障碍学校资源中心的建立和运作2012-01-30
- 浅谈双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2012-01-29
- 家庭教育过度的心理学反思2012-01-20
- 听力障碍学生冲撞行为的主观因素2012-01-13
- 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广阔性的培养2012-01-18
- 特殊幼儿适宜的训练内容2012-01-16
- 探索人与问题相互影响的有趣方式2012-01-29
- 家庭训练对自闭症儿童语言康复的作用2012-01-11
- 美国智力落后协会以支持辅助需求为依据的定义2012-01-29
- 脑瘫患儿的听力障碍问题2011-11-09